close
內容來自163新聞
嚴介和深圳再造城 最多投資2500億元
嚴介和註定一生與話題相伴。
“沒有一座立交橋,沒有一個紅綠燈,過河全部用河底隧道,保證它的自然景觀原汁原味,我要用十年時間,把這裡打造成世界上最美的城市。”這就是“狂人”嚴介和最新放出的“狂言”,在一間沒有沙盤、沒有效果圖的會議室裡,嚴介和對著投影上的一幅地圖,向在場所有人講述著他的新夢想。
當遍及全國的“造城運動”備受質疑之際,嚴介和卻選擇在此時再赴廣東,造一座“小深圳”。這一次,他的投資規模將達到1500億到2500億之間。
要“造城”的地方被稱為“深汕特別合作區”,即便是深圳市民也有很多人沒聽過這個地方。這裡是2011年經廣東省委省政府批準設立的全國第一個特別合作區,擁有地級市管理權限;也是全國首個由兩座城市共同管理的副地級市。但是在深汕特別合作區獲批後,它的建設進度並沒有預想中迅速,甚至還一度裹足不前。
對於《華夏時報》記者“造城運動往往造出鬼城”的質疑,嚴介和表示“鬼城多是地方政府參與過度,沒有依據市場經濟規律規劃,這一次我花的是自己的錢,對自己,對政府,對社會都要負責。”
特區的特區
“深圳新城”的官方全稱是廣東省深汕特別合作區,是深圳市和汕尾市共同合作管理的副地級市,下轄鵝埠鎮、鲘門鎮、小漠鎮和赤石鎮。其在地理上處於深圳市與汕尾市地界相交處,且與惠州市相連。
作為廣東省內的配對幫扶對象,深圳市與汕尾市的合作雛形很早就已經顯現。2008年,深圳市在汕尾市鵝埠鎮建立深汕產業園區;2010年8月25日,時任廣東省委書記汪洋視察汕尾並發表講話,要求深圳、汕尾兩市發揮優勢,建設深汕特別合作區。
2011年,深汕特別合作區在深圳(汕尾)產業轉移工業園的基礎上,設立瞭中國首個雙地級市合作管理的副地級市。享受“汕尾老區、深圳經濟特區房屋修繕貸款等額本金或等額本息哪種房貸還款法最好中正區信貸、特別合作區”的三重政策優惠,並可享受司法以外所有事務的地級市管理權。
當年2月18日,廣東省委省政府批準《深圳特別合作區基本框架方案》,明確瞭深汕特別合作區的功能定位、合作原則、發展目標、合作范圍和期限、組織架構和合作機制。同年5月21日,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廣東省委副書記、省長黃華華,分別將“中共深汕特別合作區工作委員會”、“深汕特別合作區管理委員會”的牌匾,授予深圳、汕尾兩市黨政領導。至此,包括四個下轄鎮,總面積463平方公裡的“深圳新城”浮出水面。
深汕特別合作區作為一次前所未有的創新,在管理方式、財稅分配、GDP統計等很多方面突破瞭固有的界限。按照深圳市與汕尾市的分工,深圳市主導經濟管理和建設等事務,汕尾市主導社會管理事務。經濟管理部門正職負責人人選主要由深圳市推薦,社會管理部門正職負責人人選主要由汕尾市推薦。
而在財政方面,深汕特別合作區的財政體制執行“省直管”模式,委托深圳市全權代管。深汕特別合作區產生的地方級稅收在扣除省按體制規定的獲益部分外,由深圳市、汕尾市和深汕特別合作區按25%、25%和50%的比例分成。但在2015年前的收入,深圳、汕尾兩市將各自所得分成收入全額返還深汕特別合作區。
但是,在2011年至2014年期間,作為改革特區裡的改革特區,深汕特別合作區並沒有展現出人們期待的發展速度,確認的項目數量有限,實際投入運作的項目更屈指可數。直到2015年7月23日,廣東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瞭被稱為“深汕特別合作區基本法”的《廣東深汕特別合作區管理服務規定》,局面才有所改觀。
嚴介和的理想城
嚴介和是目前在深汕特別合作區投入最多的商人,據《華夏時報》記者瞭解,總面積約463平方公裡的深汕特別合作區,最終由太平洋建設負責的土地面積不少於100平方公裡,幾乎整個小漠鎮都是他的投資對象。即便在這100平方公裡以外,太平洋建設還將提供基礎設施建設、公共地產等相關服務。嚴介和甚至自稱,自己是“新城的規劃師”。
嚴介和把他在深汕特別合作區的項目稱為“我的大學我的城”,在他的理想中,其重點打造的教育產業是其在功成名就後,對傢族教育傳統的回歸,而他更將自己稱為這座新城市的“總規劃師”。
“我會找世界最頂尖的五大城市的設計師定向招標,提前就把資金付給他們,他們即使沒有中標也必須把方案留下,最終的中標者負責融合五份方案的精髓和我提出的最基本要求,把這裡設計成全球最好的城市。這樣的招標方式以往在國內是很少見的,它可以保證每位設計師都盡心盡力,能集各傢之所長。”
在嚴介和對深汕新城的規劃中, 他將把旗下的華佗論箭組委會、蘇商集團、太平洋資本集團、太平洋公共地產、太平洋綠色建築、藍黃紅文化集團盡數搬往深汕特別合作區,“不僅要成為新城的建設者,也要成為新城的經營者。這就是我們以前就有的boot模式,也是政府提倡的PPP模式中的一種。”
值得註意的是,嚴介和專門推出瞭公共地產項目,相比此前其在市政建設方面主推的BT模式,最主要的區別在於改為自運營模式,將“建設轉交”改為瞭“向政府收房租”。
“我會在這座新城市奮鬥二十年,十年建成,十年運營。”
“造城”之爭
對於《華夏時報》記者“造城運動大多造就鬼城”的質疑,嚴介和表示,“鬼城多是政府參與過度,沒有依據市場經濟規律做規劃。這一次我花的是自己的錢,對自己、對政府、對社會都要負責。”
“還有很多造城運動,現在看來就是笑話。我也參加過一些造城運動的基礎設施建設,那是去為別人修建項目。但是現在完全不一樣啊,我現在要花自己的錢來建設,我後面要自己經營,我要對自己負責任的呀!”嚴介和說。
嚴介和表示,深汕特別合作區的造城運動與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即便是曾經飽受爭議的蘭州700億造城,最終也歸蘭州政府買單。此次深汕特別合作區的建設,即便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政府方面也不會出資,所有資金將由太平洋建設先行承擔。
“這是政府主推的PPP模式給中國帶來的最大改變,它實現瞭去行政化,讓項目招標變得更透明。以前的招標很多都是走過場,最終項目都讓政府的關系戶拿走瞭。而PPP模式需要你後面要有運營方案的,那些隻靠關系賺錢,沒有真本事的人自然就退出瞭。現在很多地方政府對PPP模式還是一頭霧水,也有一些是因為自己的固有利益被打破瞭不願意推,所以PPP模式的投資改革現在還是雷聲大、雨點小。但再過上一兩年,到十九大之後,依法治國的理念進一步得到鞏固之後,這個問題就會解決瞭。”嚴介和說,“30年前,深圳就是改革的最前線,30年後,深圳新城將再一次成為改革的前屏東縣銀行貸款沿陣地。”
而對於深圳是否需要一座新城,嚴介和表示,非常相信自己的眼光。“全國的房地產都不景氣,深圳的房子卻在漲價,為什麼?因為深圳是真的放不下瞭,而且它自己的土地已經無法再擴張,現在好項目來瞭它都沒地方放。因此說,深圳是真正需要再建一座新城的地方。”
本文來源:華夏時報 作者:栗澤宇
新聞來源http://money.163.com/15/1024/06/B6M1VHTP002534NU.html
嚴介和深圳再造城 最多投資2500億元
嚴介和註定一生與話題相伴。
“沒有一座立交橋,沒有一個紅綠燈,過河全部用河底隧道,保證它的自然景觀原汁原味,我要用十年時間,把這裡打造成世界上最美的城市。”這就是“狂人”嚴介和最新放出的“狂言”,在一間沒有沙盤、沒有效果圖的會議室裡,嚴介和對著投影上的一幅地圖,向在場所有人講述著他的新夢想。
當遍及全國的“造城運動”備受質疑之際,嚴介和卻選擇在此時再赴廣東,造一座“小深圳”。這一次,他的投資規模將達到1500億到2500億之間。
要“造城”的地方被稱為“深汕特別合作區”,即便是深圳市民也有很多人沒聽過這個地方。這裡是2011年經廣東省委省政府批準設立的全國第一個特別合作區,擁有地級市管理權限;也是全國首個由兩座城市共同管理的副地級市。但是在深汕特別合作區獲批後,它的建設進度並沒有預想中迅速,甚至還一度裹足不前。
對於《華夏時報》記者“造城運動往往造出鬼城”的質疑,嚴介和表示“鬼城多是地方政府參與過度,沒有依據市場經濟規律規劃,這一次我花的是自己的錢,對自己,對政府,對社會都要負責。”
特區的特區
“深圳新城”的官方全稱是廣東省深汕特別合作區,是深圳市和汕尾市共同合作管理的副地級市,下轄鵝埠鎮、鲘門鎮、小漠鎮和赤石鎮。其在地理上處於深圳市與汕尾市地界相交處,且與惠州市相連。
作為廣東省內的配對幫扶對象,深圳市與汕尾市的合作雛形很早就已經顯現。2008年,深圳市在汕尾市鵝埠鎮建立深汕產業園區;2010年8月25日,時任廣東省委書記汪洋視察汕尾並發表講話,要求深圳、汕尾兩市發揮優勢,建設深汕特別合作區。
2011年,深汕特別合作區在深圳(汕尾)產業轉移工業園的基礎上,設立瞭中國首個雙地級市合作管理的副地級市。享受“汕尾老區、深圳經濟特區房屋修繕貸款等額本金或等額本息哪種房貸還款法最好中正區信貸、特別合作區”的三重政策優惠,並可享受司法以外所有事務的地級市管理權。
當年2月18日,廣東省委省政府批準《深圳特別合作區基本框架方案》,明確瞭深汕特別合作區的功能定位、合作原則、發展目標、合作范圍和期限、組織架構和合作機制。同年5月21日,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廣東省委副書記、省長黃華華,分別將“中共深汕特別合作區工作委員會”、“深汕特別合作區管理委員會”的牌匾,授予深圳、汕尾兩市黨政領導。至此,包括四個下轄鎮,總面積463平方公裡的“深圳新城”浮出水面。
深汕特別合作區作為一次前所未有的創新,在管理方式、財稅分配、GDP統計等很多方面突破瞭固有的界限。按照深圳市與汕尾市的分工,深圳市主導經濟管理和建設等事務,汕尾市主導社會管理事務。經濟管理部門正職負責人人選主要由深圳市推薦,社會管理部門正職負責人人選主要由汕尾市推薦。
而在財政方面,深汕特別合作區的財政體制執行“省直管”模式,委托深圳市全權代管。深汕特別合作區產生的地方級稅收在扣除省按體制規定的獲益部分外,由深圳市、汕尾市和深汕特別合作區按25%、25%和50%的比例分成。但在2015年前的收入,深圳、汕尾兩市將各自所得分成收入全額返還深汕特別合作區。
但是,在2011年至2014年期間,作為改革特區裡的改革特區,深汕特別合作區並沒有展現出人們期待的發展速度,確認的項目數量有限,實際投入運作的項目更屈指可數。直到2015年7月23日,廣東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瞭被稱為“深汕特別合作區基本法”的《廣東深汕特別合作區管理服務規定》,局面才有所改觀。
嚴介和的理想城
嚴介和是目前在深汕特別合作區投入最多的商人,據《華夏時報》記者瞭解,總面積約463平方公裡的深汕特別合作區,最終由太平洋建設負責的土地面積不少於100平方公裡,幾乎整個小漠鎮都是他的投資對象。即便在這100平方公裡以外,太平洋建設還將提供基礎設施建設、公共地產等相關服務。嚴介和甚至自稱,自己是“新城的規劃師”。
嚴介和把他在深汕特別合作區的項目稱為“我的大學我的城”,在他的理想中,其重點打造的教育產業是其在功成名就後,對傢族教育傳統的回歸,而他更將自己稱為這座新城市的“總規劃師”。
“我會找世界最頂尖的五大城市的設計師定向招標,提前就把資金付給他們,他們即使沒有中標也必須把方案留下,最終的中標者負責融合五份方案的精髓和我提出的最基本要求,把這裡設計成全球最好的城市。這樣的招標方式以往在國內是很少見的,它可以保證每位設計師都盡心盡力,能集各傢之所長。”
在嚴介和對深汕新城的規劃中, 他將把旗下的華佗論箭組委會、蘇商集團、太平洋資本集團、太平洋公共地產、太平洋綠色建築、藍黃紅文化集團盡數搬往深汕特別合作區,“不僅要成為新城的建設者,也要成為新城的經營者。這就是我們以前就有的boot模式,也是政府提倡的PPP模式中的一種。”
值得註意的是,嚴介和專門推出瞭公共地產項目,相比此前其在市政建設方面主推的BT模式,最主要的區別在於改為自運營模式,將“建設轉交”改為瞭“向政府收房租”。
“我會在這座新城市奮鬥二十年,十年建成,十年運營。”
“造城”之爭
對於《華夏時報》記者“造城運動大多造就鬼城”的質疑,嚴介和表示,“鬼城多是政府參與過度,沒有依據市場經濟規律做規劃。這一次我花的是自己的錢,對自己、對政府、對社會都要負責。”
“還有很多造城運動,現在看來就是笑話。我也參加過一些造城運動的基礎設施建設,那是去為別人修建項目。但是現在完全不一樣啊,我現在要花自己的錢來建設,我後面要自己經營,我要對自己負責任的呀!”嚴介和說。
嚴介和表示,深汕特別合作區的造城運動與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即便是曾經飽受爭議的蘭州700億造城,最終也歸蘭州政府買單。此次深汕特別合作區的建設,即便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政府方面也不會出資,所有資金將由太平洋建設先行承擔。
“這是政府主推的PPP模式給中國帶來的最大改變,它實現瞭去行政化,讓項目招標變得更透明。以前的招標很多都是走過場,最終項目都讓政府的關系戶拿走瞭。而PPP模式需要你後面要有運營方案的,那些隻靠關系賺錢,沒有真本事的人自然就退出瞭。現在很多地方政府對PPP模式還是一頭霧水,也有一些是因為自己的固有利益被打破瞭不願意推,所以PPP模式的投資改革現在還是雷聲大、雨點小。但再過上一兩年,到十九大之後,依法治國的理念進一步得到鞏固之後,這個問題就會解決瞭。”嚴介和說,“30年前,深圳就是改革的最前線,30年後,深圳新城將再一次成為改革的前屏東縣銀行貸款沿陣地。”
而對於深圳是否需要一座新城,嚴介和表示,非常相信自己的眼光。“全國的房地產都不景氣,深圳的房子卻在漲價,為什麼?因為深圳是真的放不下瞭,而且它自己的土地已經無法再擴張,現在好項目來瞭它都沒地方放。因此說,深圳是真正需要再建一座新城的地方。”
本文來源:華夏時報 作者:栗澤宇
新聞來源http://money.163.com/15/1024/06/B6M1VHTP002534NU.html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